构建体系完善模式 逐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 “目前配备50个回收人员、27辆回收车,分线路回收可再生资源。”市社相关负责人介绍,可利用物兜底回收工作开展以来,已形成“前端回收网点、中端分拣中心、后端利用企业”的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服务体系和“两定一兜底+产业链”的运营模式。 今年,原有回收线路进行调整优化,回收维护周期从10~15天调整为7~10天,泡沫、木头、玻璃等低价值物应收尽收,解决了社区、小区居民、单位无法处置的难题,仅今年二季度就回收以上低价值物480余吨。线下回收基础上,新开发的可再生资源回收App通过平台整合现有回收人员,市民可在线交流、预约下单并兑换积分。接下来,还将在全市现有20家省级现代农业服务中心选择地理位置好、辐射范围广的,增设再生资源回收、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宣传、快递、家政等服务区块,条件成熟的居民小区建设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网点,逐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化。